一、以考促学强根基,法治素养“再充电”。为检验社区矫正对象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,司法所组织辖区31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《社区矫正法》知识考试竞赛。竞赛内容涵盖社区矫正接收、管理、教育、帮扶、解除等核心条款,通过闭卷答题、现场讲解的方式以考促学。考试结束后,工作人员结合典型案例对重点法条进行解读,引导社区矫正对象深刻认识社区矫正的法律意义,增强遵规守法的自觉性。此次竞赛不仅是对矫正成效的“回头看”,更帮助矫正对象夯实了法治基础,为顺利融入社会筑牢思想防线。
二、志愿同行传温情,法治宣传 “接地气”。创新“矫正对象 + 网格员”宣传模式,司法所将社区矫正对象转化为“蒲公英”普法志愿者,分为 7 个小组,由各社区网格员带队深入辖区商户、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法治宣传。志愿者们通过发放社区矫正法、“平安三率”宣传手册、现场讲解典型案例等方式,向群众普及社区矫正制度的意义、目标及法律后果,累计发放材料500余份,解答群众咨询10余人次。此举既发挥了社区矫正对象的 “同伴教育”作用,又让他们在参与社会服务中重拾价值感,实现从“被矫正者”到“普法者”的角色转变,传递了法治温情。
三、氛围营造广覆盖,法治理念“入人心”。为扩大宣传影响力,司法所充分利用单位LED显示屏滚动播放“依法矫正五周年 共创平安促和谐”、“学法守法用法 共建法治乡镇”等标语,营造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。同时,通过社区居民微信群等平台推送社区矫正法解读、典型案例等内容,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法治知识融入日常生活,推动社区矫正理念深入人心,引导社会各界理解、支持社区矫正工作。
四、素能提升铸铁军,矫正质效 “再升级”。为锻造专业化社区矫正工作队伍,司法所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开展社区矫正业务培训暨案例研讨会。培训围绕《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》最新政策、风险隐患排查、心理疏导技巧等内容展开,结合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管理中的真实案例进行深度剖析,重点讨论了“如何精准落实分类管理”“如何有效预防再犯罪” 等难点问题。通过“理论 + 实操”的培训模式,进一步提升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,为推动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、精细化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此次系列活动的开展,不仅提升了社区矫正对象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,也强化了司法行政队伍的专业素养,更在全镇营造了“学法、懂法、守法、用法”的良好氛围。下一步,城峰司法所将持续创新社区矫正工作方式,深化“教育、感化、挽救”方针,以更精准的服务、更扎实的举措助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,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永泰、法治永泰贡献司法行政力量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